论坛动态

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大湾区科学论坛是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交流的有效平台

发布时间:2023-10-24 来源: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欧盟亚洲中心联席主席,“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副理事长,原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接受大湾区科学论坛(Greater Bay Area Science Forum)秘书处的访谈。索尔海姆认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离不开科技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是协同“一带一路”建设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沿,大湾区科学论坛是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交流的有效平台。以下是访谈全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您如何评价这十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成果?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各大洲的150余国积极参与其中,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了全球发展的主要载体。目前,“一带一路”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绿色走廊”,如从肯尼亚的内罗毕到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又如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基础设施。“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的、可再生的投资计划,仅中国在全球太阳能、风能、水电、电池和电动汽车、高铁等领域的投资就已经占有较高比例。这些都离不开科技支撑,而粤港澳大湾区在其中起到了领军作用。如今,比亚迪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公司,大疆创新已成为民用无人机赛道的全球领跑者并在环境领域大展身手,华为则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凭借其高科技遥遥领先。大湾区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也希望看到、听到更多。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包括“促进绿色发展”。您认为建设“一带一路”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如何相互促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一带一路”倡议初心相同,包括帮助全人类脱贫、保护地球母亲、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在2020首次超越美国人,全球贫困人口大幅削减,全球卫生和教育水平则显著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是协同“一带一路”建设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沿,要发挥引领作用。希望大湾区能成为“中国的硅谷”,发挥好通过促进科技发展来造福全人类的关键作用。


2023年5月20至23日,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其中,“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国际组织与全球合作、碳中和等分论坛获得各方好评。目前,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已启动筹备,您有何建议?

全球科技良性发展需要互学互鉴,离不开高水平的国际交流。这种交流的关键词是“合作”和“伙伴”,既要包括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又要包括政府和企业。大湾区科学论坛作为高端国际平台,是促进这种交流的有效平台。我很乐意参加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去南沙与全球科学家进行高质量交流。我建议,大湾区科学论坛要继续发挥促进开放和创新的重要作用,2024论坛议题可向广大农民、普通工人和退休人员的科技需求和关切倾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