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揭牌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揭牌,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许典辉,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南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一先,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主任聂晓伟出席揭牌活动。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主持仪式。
6月12日,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揭牌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揭牌,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许典辉,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南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一先,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主任聂晓伟出席揭牌活动。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主持仪式。
据悉,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由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四方共建,其作为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实体化运行机构,将以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大湾区科技创新活力,赋能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始终把筹办高水平、国际化的大湾区科学论坛作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以及论坛国际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优势,进一步增进大湾区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交流合作,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共同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动能
9月22日,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注册机构: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与陕西省西咸新区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西部办公室、中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国际论坛大湾区办公室同步揭牌成立。这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以西咸新区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副秘书长、大湾区科学论坛执行秘书长聂晓伟,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院院长陈晓雄见证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推动大湾区科学论坛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和中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国际论坛品牌打造、科技创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需求相结合,全面开展多种形式务实合作,包括举办论坛活动、设立分支机构、推进资源共享、密切友好往来、活动运营工作等内容。双方一致认为,此次合作是所承载的国家战略的全面对接、创新引擎的高效联动、顶端平台的深度对话,更是两个高端智库的携手共赢和东西部论坛的双向奔赴。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西部办公室落地西咸新区,将凭借大湾区科学论坛战略咨询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最强智库”资源优势,为中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国际论坛品牌建设提供咨询建议,为区域协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下一步,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着眼双方所需、发挥各自所长,围绕区域协同发展,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等形式,达成更多共识,取得更多成果。活动前,双方还一同参观调研了西咸新区规划展厅、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和西咸新区党校。双方围绕深化区域创新协作、新型都市圈建设、国际化智库建设、产业合作平台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潜力。大湾区科学论坛执行秘书长助理田原,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产学研合作部部长杨宜,陕西省西咸新区研究院综合科研处(论坛秘书处)处长赵江,陕西省西咸新区研究院社会科研处(教育培训处)处长朱江涛及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据介绍,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套件和实力。中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国际论坛是西咸新区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开展中外政商学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聂晓伟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全球关注重大问题,“一带一路”国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全球19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保护地覆盖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12个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且普遍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与生态价值不相称、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与成效不足、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导致保护工作不可持续等问题。聂晓伟建议,国际社会要建立“一带一路”自然保护地网络,发挥合力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夯实全球绿色发展生态根基。特别是,中国可提供发展中国家平衡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实践经验,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时代性贡献。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可发挥国际化高端交流平台作用,服务全球共建生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今年5月20日至23日,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市成功召开。论坛聚焦“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广邀各国国家和地方领导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知名科学家、行业专家及港澳地区与国际知名组织机构代表和科研人员代表,重点围绕碳中和下的生态系统、深海生态保护与与海洋生态文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生态议题角度充分体现“智汇湾区,湾和世界”论坛主题。据了解,欧亚经济论坛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为主体,面向广大欧亚地区的高层次、开放性国际会议,已被列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2023欧亚经济论坛生态分会上,白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长安德烈•胡迪克等“一带一路”重点国家代表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作主旨报告,上合组织前任副秘书长、塔吉克斯坦外交部前任副部长迈赫迈德沙里夫•哈克多德等嘉宾作主题报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资源共享、特色共育、活动联办的聚集效应。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原则,2023年9月21日,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党支部与广州联通网络统筹党支部共同开展联合党建活动。首先,双方支部代表参观了党员政治生活馆,广州联通网络统筹党支部青年代表就广州联通的党建工作系统化、党建制度规范化、党建管理制度化、党建平台数智化、党建服务人性化、党建载体品牌化等六大特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双方随后开展深入的“党建+业务”交流座谈。广州联通网络统筹党支部代表从聚焦政治引领强思想、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纵深推进党建融入、服务大局促发展等方面强调党建引领作用,同时也介绍联通在党建品牌及业绩建设的特色亮点工作。接下来,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党支部书记潘卓表示,中心始终把党建引领摆在首位,在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支部也积极探索符合民非组织实际和事业发展需要的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深化“党建+科技创新”工程,以建设“四个先进”为抓手,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大湾区科学论坛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金字招牌。双方还举行了党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进一步明确双方党组织党建共建工作目标要求,共同研究党组织建设、业务融合、团体活动等内容,通过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共建、支部活动共办和业务交流共创等方式,逐步实现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推动“互建互促”工作落地生效。通过此次交流,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并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共同探索互带互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业务共融的党建共建新模式,形成支部之间、党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最大化发挥党员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加强协同创新,发挥党建共建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携手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大湾区科学论坛(Greater Bay Area Science Forum, GSF)是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发起,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国际化论坛,论坛执行单位为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化学工程专家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国际水协会(IWA)前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医内科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光电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材料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实验高能物理学家
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
生物物理学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呼吸内科学家
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挪威科学院原院长
美国科学院院士
斯坦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