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动态

“大湾区科学论坛走进深圳”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说明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28 来源:

10月27日下午,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大湾区科学论坛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梁振英的指导下,由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香港科技园公司及香港生物科技协会联合主办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说明交流会在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召开,这也是大湾区科学论坛走进大湾区“9+2城市”系列品牌活动之一。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大湾区科学论坛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梁振英,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伍守荣,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王强部长,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深圳市委会主委吴以环,深圳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何新红,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余璟,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娄岩峰,深圳市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等领导出席了会议。300多位来自粤港两地科学界、产业界、金融界、科技界的嘉宾参会并听取了相关政策解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助理执行主任、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执行秘书长聂晓伟主持本次活动。

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面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新部署、新谋划,从中央到地方全方位积极联动,全力推动落细落实。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套规划》有关情况。9月12日,广东省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省市贯彻落实《河套规划》和推进深圳园区建设有关情况。

梁振英副主席在致辞表示,“组织这次说明交流会,现场大部分嘉宾来自香港。为更好落实《河套规划》这一国家层面重大的科技创新举措,特请深圳方面对相关规划、政策进行介绍,让深港两地充分交流,结合国家所需,发挥区域所长。”

随后,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先后针对《河套规划》的定位、任务、目标,《河套规划》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以及深圳园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情况,向现场嘉宾进行解读。

据介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重大平台,一河两岸、一国两制、一区两园的深港协同平台,深圳市政府自2017年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之后,已有447科技企业、15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超15000位科研、研发人才、13名海内外院士筑梦河套,产出关键核心技术公关成果83项,PCT申请量达1781件。为破解人才、设备、资金、数据“过河难”的问题,河套区域先后出台了26项创新制度政策,支持两岸人、财、物实现畅通。

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深圳园区将紧扣河套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的三大发展定位,构建“人才+平台+制度+转化+开放”的创新驱动模式,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共建高端科研平台,接轨国际科研规则,贯通技术转化链条,建设世界级科研创新枢纽。

会上,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总经理查毅超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大湾区主管莫伟轩也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全港最大的创科生态圈的发展模式,为两岸合作的两个园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嘉宾针对生物医药等领域科研物资便利过关、合作区两岸企业注册和互相投资、面向全球的信息互联互通、全球人力资源的便利流动、河套制度如何辐射大湾区等关键问题踊跃提问,在梁振英副主席的主持下,深圳方面代表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梁主席在回答大湾区科学论坛代表提问时表示,“河套合作区除了深圳的3.02平方公里,还有香港0.87平方公里,希望回到香港也能组织相关方面介绍,助于大家理解。把《河套规划》落实发展好,不仅是香港、深圳、广东省的目标,也是整个国家对科研创新的重要探索。”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大湾区科学论坛致力于推动前沿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共性科学问题解决。作为大湾区9+2城市的科技创新龙头地区,深圳和香港的试验性合作成果,必将带动整个大湾区科学的创新发展。作为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论坛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开展“9+2”专题活动,服务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打造大湾区科学智库,支撑湾区科学决策需求;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打造论坛网络;论坛持续加强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化建设。未来,论坛将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积极筹办年度会议,打造论坛金字招牌;凝聚国内外智力资源,加强高端智库建设;推进产学研融合,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香港机构建设,深入推进“1+9+2”,打造科技达沃斯;创新产学研合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优化机构和资源配置、建成一流科学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