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8日,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副秘书长、大湾区科学论坛执行秘书长聂晓伟受邀做论坛主旨报告:数字丝绸之路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实现”。
聂晓伟表示,数字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提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以来,各国共同努力,“数字丝绸之路”已取得长足进展,在服务共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促进科技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也极大助力各国生态系统的保护,使脆弱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改善成为可能。聂晓伟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内容,系统分析目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提出面向SDG的生态系统服务(ESSS: Ecology System Service for SDG)理论,在此理论体系下开展生态“监测平台——数据产品——生态评估——服务实现”研究,助力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他进一步结合青藏高原典型区域的观测、数据、评估和以高产量圆根为代表的生态服务实现,给出ESSS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发展与交流,大型国际交流平台相继成立。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便在此背景下于2021年12月在广州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大湾区科学论坛也将继续围绕“1+4”与“9+1+2”精确定位,即围绕大湾区科学论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高端科技智库、辐射大湾区的世界级人才中心、汇聚创新资源的产学研平台,发挥大湾区科学论坛在促进9市与港澳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好“一带一路”与大湾区高质量建设。
本次会议以“数字地球与‘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主题,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科技组织的顶尖科学家、工程师、政府代表、教育家、企业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交流,建立合作机制,达成发展共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地球科技创新发展。
今年11月27日,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与国际数字地球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gital Earth,或简称ISDE)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论坛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领域展开合作。这项合作将为双方提供更多的机会,共同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
附件: